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1-15 12:13:23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2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11362 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与失去身体健康一样,不健康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幼儿认同的楷模,在师幼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教育质量 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由于教师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环境,除了要应付日常教学工作的负担外,还要处理好与学、家长、同事、领导等的人际关系,以及高负荷的脑力劳动等,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现实,不但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还必然影响教师自身是否能够健康的生活。作为教师,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重视心理健康,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日常接触的幼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对幼儿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失调的老师,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幼儿,而且还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