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幼儿音乐教育》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5:05:12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5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幼儿音乐教育》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所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教育方式,它是我们所要求德、智、体、美、劳中一项必不可缺的课程。那么理所当然的,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它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你,它表现出与数学,象棋等极其相似的高度抽象性,另一方面它又是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的反映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中主题的发展,和声的布局,调性的安排,曲式的结构都呈现出极其严谨的逻辑特征。所以音乐学习。无论是感受还是表现?或者制造音乐的这种逻辑形式特征,无疑对于提高人的理性是极其有益的。 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可是,怎样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呢? 从主题上说,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儿童主体性的发展,那么实践中,音乐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促进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呢?首先:我破门要意识到主体性的问题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乎于打破和重建现有的知识,课程体系,而在于教师如何以主体性的观点来驾驭现有的课程体和教材的问题。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来教,其结果也可以是很不一样的,即使再好的方法被缺乏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老师来利用,还是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点在音乐教育界有着深刻的教训! 在音乐教育中,是没有一种现成的主体性的音乐教育方法,而只能依靠老师的主体性观念去把握,去创造,去运用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主体性的教育观念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素质以及对文学,美术,戏剧等相关学科的了解和修养。因为对音乐本身掌控和了解的越多,越深,越透,就越有助于教师掌握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而利用这些特殊规律找到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了解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儿童的 整体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她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