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4:26:05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4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强调了艺术和生活的联系,也强调了艺术活动中的情感熏陶,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人文性的幼儿艺术教育:首先要让幼儿成为人,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其次要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艺术技能。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从2~3岁开始进入涂鸦期,涂画就成为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用他们独特的图象符号表现着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在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我们设计了涂鸦墙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涂鸦的机会,可擦洗的粉笔涂鸦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也为我们了解孩子的绘画语言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涂画符号——线圈、散点、短线等,都在孩子涂画的过程中被赋予特定的意义,边画边自言自语,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许,我们无法看懂孩子的画,但无疑,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绘画表现的乐趣。 在幼儿初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之后,我们开始以蜡笔代替粉笔,以画纸代替墙壁,引导幼儿开始初步的绘画活动。在幼儿涂画的基础上提炼各种线条的表现,逐步开始组合点、线、面表达一些具体的物象。如在草坪上玩游戏之后用细细的短斜线表现小草的柔软;秋游去黄山湖金沙滩玩沙以后用粗细不一的散点表现沙滩的景象;玩吹泡泡游戏之后用大小不一的圆形表现彩色的泡泡世界……这些活动,均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游戏体验之后开展,孩子们在美的生活体验之中,用自己的画笔余兴未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满足表现欲望的同时感受到美的绘画情趣。孩子们还为这些线条取了形象而极富童趣的名字——小草线、沙线、泡泡线、波浪线、长城线、螺旋线、面包线……简单的线条也由此而情趣横生,变得有生命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最深的就是在涂画过程中的愉悦情绪,他们常常重复某个图象,或者模仿同伴的作品,甚至覆盖掉已经完成的内容,最后连他们也看不明白自己画了些什么,却能够滔滔不绝讲述,那种情感得到满足的快乐溢于言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