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
上传会员: hotiese
提交日期: 2013-10-01 16:24:58
文档分类: 应用心理学
浏览次数: 4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156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
[摘 要]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探讨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出发,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分析并研究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并从自杀者的心理过程演化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自杀心理、预防策略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毁灭行为,个体将自杀认为是解决其错综复杂问题的最佳方式。在我国,自杀式第五大致死原因,是年轻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对北京8所大学(1991-1995)自杀死亡案例分析显示,大学生平均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九到十万分之二十四[ 季建林、赵静波:《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第一版 第23页]。2002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杀率要远远高于非大学生的同龄人。
一、自杀者心理特征分析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这种内向型性格,由于缺乏与别的得沟通和交往,极易诱发各种心理疾患,并且因为总喜欢把事情埋在心理不向别人诉说,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自杀是由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所导致的。这种刺激可使这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敌意进行抑制,致使他对别人或社会的攻击转为内向投射,产生自杀。可以看出,在面对心理刺激时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流动儿童学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下一篇论复原力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