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抗改罪犯的心理及矫治 |
 |
上传会员: |
hotiese |
提交日期: |
2013-09-29 18:09:38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7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抗改罪犯的心理及矫治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494 抗改罪犯的心理及其矫治 [摘 要]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进行,随着监狱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趋势的发展,罪犯心理矫治作为监狱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狱内存在的那些顽固抗改的罪犯来说,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是尤为重要的,我们监狱民警通过剖析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并进而掌握了改造这些抗改罪犯的方式方法,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最终使教育转化抗改罪犯这一工作难点得到提高。 [关键词]抗改 心理特征 矫治转化 一、抗改罪犯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特征 抗拒改造心理是罪犯对来自监狱和民警的改造意图和改造措施的排斥、抵制和反抗心理。它既可以以内隐的、不易观察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公然对抗的行为表露出来;既可以由无意识的动机和愿望产生,不自觉的表现出来,也可以有意识的故意实施抗改行为。抗拒改造心理导致顽固抗改行为,严重影响着监管安全和狱内正常改造秩序。其具体特征表现如下: (一)抗改罪犯的心理特征 1.思维的偏激性。由于抗改罪犯大都在犯罪过程中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习惯于从反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偏激性。这种思维特点反映在改造过程中,表现为一定的反改造倾向,不承认自己罪有应得,不相信法律的公允、政策的人道和民警的善意。对教育改造产生“抗药性”,对民警滋生对立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