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小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03 21:31:21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4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小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 (需要:3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080 小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同时也更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穿插结合,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实施中的核心问题。文章对小组合作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意义、实施和评价等诸多因素作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小组合作 意义 实施 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课改的口号中,许多教师自然的把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小组合作)用于课堂教学。但是,我们通过学生课堂学习的现状调查及师生谈话了解到,当前小组合作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小组合作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我们应该明确:小组合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意义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课程追求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小组合作恰好为研究性学习多元化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适当的方式和途径。 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因此,在推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实验稿)》,实施(实验)研究性学习课程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对研究学习的深度把握和正确实施。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