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幼儿常见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02 16:18:49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3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幼儿常见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981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分析 [摘要]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儿童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家庭因素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了两名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观察,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相关的原因,进而为纠正儿童行为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 家庭成因 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多,孩子很多时候独自一人玩耍,缺乏与其他孩子的交往,而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过多地照顾和迁就,致使孩子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环境一有变化,便无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另外,由于有些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差,使孩子出现性别行为和性别角色的异常反应,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为更好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帮助幼儿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特选择班级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一、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