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09:58:38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4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在今天,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实守信是立业之本;对于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期这个光荣的历史变革过程中,它既给我们带来了蓬勃生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即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道德失范。从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由于局部利益的驱动,受错位的价值观念的误导,在市场交易中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经营活动,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学校这块“净土”,也难免遭受其害。从小学到中学,从学生到教师甚至相关的部门,诚信缺失行为比比皆是,这绝非是危言耸听,确实是教育中存在的事实,必须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中存在的事实,必须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 、 小学生诚信失缺的原因 目前,从导致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来看,应该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客观的因素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运行机制“失去了平衡”;第二个是学校的教育“有失协调”;第三个是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主观方面:学生自控能力“失去了控制”。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1 、 市场运行机制“失衡”。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诚实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越快,诚实信用就越显得重要。但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一个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其运行机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利益驱动以及市场机制、法制尚未健全等等诸多因素,一些企业、商业乃至不法分子就乘机钻空子,一切以“钱”字当头,导致一些假冒伪劣、掺杂使假、坑蒙拐骗、弄虚作假、虚假浮夸的歪风邪气,假烟、假酒、假药、假种子、假人才、假文凭、假帐、假数字、假币等等,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在社会出现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学校这块“净地”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例如:三鹿奶粉、食堂菜价、学校小卖部卖假商品等,性质恶劣,影响很坏。这无疑是学生诚实信用缺失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