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7-31 09:32:52
文档分类: 生物工程
浏览次数: 1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10021
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根据红曲霉菌的性质,本文采用无菌过滤法收集经研磨后的红曲米中的红曲霉孢子悬液,运用平板稀释法,实现了从红曲米中简易分离红曲霉。根据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出分离红曲霉的原理以及分离培养基的设计与制作,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及过程。培养结果表明:红曲霉是一种耐酸、耐热、耐乙醇的霉菌。纯化后的红曲霉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圆形,在30℃培养下,48h后开始生长,菌落初为白色,进而变为淡粉色、红色,直接紫红、暗红,但菌落边缘为白色。培养12天后整个菌落呈深红色。显微镜镜检观察菌丝,菌丝有横隔,多核,分支甚繁,分生孢子排列呈链状,分生孢子顶端有球形闭囊壳。红曲霉经过分纯后,针对发酵液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pH分别进行单因素五水平的试验,确定三个较好的水平,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确定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中,碳源以玉米粉、淀粉、麦芽浸粉较好;氮源以硝酸钠、大豆粉、蛋白胨较好;pH以3.2、4.0、 4.8较好。通过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确定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A1B2C2,即玉米粉、硝酸钠、pH4.0为最佳组合。

关键词:红曲米;红曲霉;分离;纯化;平板稀释法;红曲色素;色价;液态发酵条件

目  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1  红曲及红曲霉简介 1
1.2红曲霉分离原理的研究及培养条件的设计 2
1.3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 2
2. 实验部分 3
2.1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3
2.2主要实验试剂 3
2.3培养基 3
   2.3.1斜面培养基 3
   2.3.2平板培养基 3
   2.3.3种子培养基 3
   2.3.4发酵培养基 3
2.4实验方法与步骤 4
   2.4.1红曲霉菌种的单孢子分离方发 4
   2.4.2红曲霉菌种的转接 4
   2.4.3红曲霉菌种的纯化 4
   2.4.4红曲霉菌种的形态鉴定 4
   2.4.5红曲霉的镜检 4
2.5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素关系的研究 5
   2.5.1单因素不同碳源发酵培养条件 5
   2.5.2单因素不同氮源发酵培养条件 5
   2.5.3单因素不同pH水平的发酵培养条件 5
   2.5.4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设计 5
   2.5.5红曲色素的色价测定 5
3. 结果与讨论 6
3.1红曲霉的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6
3.1.1菌落形态的观察结果 6
3.1.2菌丝形态的观察结果 8
3.2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9
3.2.1不同碳源对红曲色素的影响 9    
3.2.2不同氮源对红曲色素的影响 9
3.2.3不同pH对红曲色素的影响 10
3.3正交试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的结果与分析 11  
4.总结与展望 12
4.1总结 12
4.2展望 13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竹叶活性物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研究 下一篇甲壳素酶的初步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