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校长评价现状分析及其标准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23 11:22:11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3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校长评价现状分析及其标准研究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635
校长评价现状分析及其标准研究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素质教育的思想愈来愈深入人心。人们愈来愈重视对教育的关注。并充分认识到:要使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离不开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引导。评价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对被评者工作进行认定,让其明白自己工作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发扬优点,不足遏制,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普通中小学校校长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校长个体的综合性评价,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首席执行官,负有法人代表资格,具有决定权和决策权。校长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校对社会发展的效益。因此开展对校长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校长的评价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行校长评价制度分析 我国的校长评价制度是我国校长管理制度中相对薄弱的一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制定符合中小学校长特点的评价标准。199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提出:“按照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全国考核校长的德、能、勤、绩。”并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学校长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方法。”在此之后,各地广泛开展了校长评价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