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8-29 09:11:57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99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父母过多的宠爱着孩子、保护着孩子,使得孩子们很难适应社会。家长们认为读幼儿园的孩子还小,一些行为习惯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然会明白。而恰恰相反,许多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一旦变成了不好的习惯,这时的家长不及时给予纠正,那么长大了就很难改正了。这需要家庭和老师共同的努力。在家中,家长要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一旦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马上指出,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怎么改正。角色游戏: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同伴合作,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怎样和同伴交流,互助,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孩子们懂得一个人的游戏是孤单的,而几个人的游戏是开心的,快乐的。区域游戏同样使幼儿懂得交流、沟通、谦让,同时让孩子养成玩好后把操作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的好习惯。情景游戏(做客、买东西等)让幼儿更深地体会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家长是老师密切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不仅教师要关注孩子教育中的问题,紧扣着家长的需求和困惑,更应该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发展,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以真诚、平等、合作的态度来赢得家长真诚而积极地回应。一、端正与家长联系的动机。教师在邀请家长来园之前,一定要确定好邀请的动机是什么,希望家长该怎样去做。幼儿在园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假如家长不买帐,教师该如何去开导。多数教师联系家长的目的都是为了和家长沟通,形成统一的精神,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真正加入家园共建的行列,共同教育孩子。而不是少数教师所作为的,见到家长的第一句话:“你的孩子太笨或太调皮,你把他带走吧,到家好好教育,等教育好了在送幼儿园来“。如果教师把联系家长作为一次告状、解恨或推卸责任,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和家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二、从内心深处尊重幼儿的家长。教师在和幼儿家长谈话的时候,不要大声张扬,把幼儿的缺点都公布与众。这样做一定会伤害幼儿家长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更不能贬低家长,毫无表情地指责家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一定要用好“情”字,让幼儿从自我内心深处发出:对老师的的感激之情,向家长回报淳淳的养育恩情,教师更要尊重家长的感情。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决不能在家长面前使用辱骂、刻薄的语言来讽刺、挖苦或诬蔑幼儿。三、主动和幼儿家长联系、真诚合作。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教师常联系的往往都是那些在园不能够遵守纪律的幼儿家长。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应和班级里的每一名幼儿的家长联系。那样做不仅能帮助我们管理好班级,更能清楚的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和人格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使我们在处理幼儿纠纷时有“法”可依,用“法”去究。我真正地体会到,教师要想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发展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一定要和幼儿的家长沟通思想,密切合作,与他们成为合作伙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也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语言与表达的能力。家园合作教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主动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教育过程中,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相互理解;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互相支持;以课题建构为载体,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多维互动,构建家园合作共同体。家园合作要求我们把握以下几点: 
(1)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做出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而幼儿园的教育则担负了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儿的重任,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必须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同步教育,使之产生1+1>2的教育效果。如何进行家园同步教育,我结合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用中华传统经典创建学校特色德育.. 下一篇论教学语言运用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