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用中华传统经典创建学校特色德育教育
论题观点来源:
现在全国很多中小学都在努力创建特色学校,这是符合中央关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要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就要从中小学生抓起,现在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从学生(包括家长)到老师都不是太重视,重点关注的是具体科目的教与学,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中小学在德育教学方面比较教条、生硬,教材过于死板,不够生动,学生多数是被动学习,没有兴趣,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在生活上自理能力比较差,不太懂得尊敬父母、感激父母,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不会很好地沟通、交流,对待老师是敬畏有余,而感恩不足。笔者前不久曾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某小学调研、交流, 该学校的德育教学很有特色,用中国传统经典的道德文化结合现实国情,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几年坚持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与该校领导、任课教师及学生进行了广泛交流,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论文基本观点;
创建特色学校是正确的和必要的,“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要避免一个误区,即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展露的外在形象,而忽视了学校文化内涵的创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摆在第一位,我认为是很有深意、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高素质正是学校文化内涵的完美体现。
在学校德育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生硬的教学方式,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去教学,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容易理解、接受。
在教学上不能只停留在书本,还要指导孩子们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正确地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把学到的中华传统经典熔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学校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将特色德育教学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还要有所创新,不断完善,最终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
论文结构:根据论文基本观点,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前言,介绍本论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办特色学校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创办特色学校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学校文化内涵的创建
道德修养是学校文化内涵的核心组成
第三部分:寻找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传统德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本校的优势:具有一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功底深厚的教师,可以发掘利用中国优秀的、经典的道德文化,补充进德育教学之中
经过多年实践、改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德育教学
第四部分:课本之外的实践活动
第五部分:特色教育要有长期规划并不断创新
第六部分: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