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的特色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就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的素质的问题,提出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汽车驾驶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中,针对新的考试办法,提出了新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汽车驾驶教练员 培 训 特色建设
在交通职业教育培训中,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职业培训工作。这项培训工作做得好差,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表现为汽车驾驶员在实际驾驶车辆时对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程度;掌握的汽车驾驶技能,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上,而这些能力与汽车驾驶教练员的实际指导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做好汽车驾驶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极为重要。为使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能适应新变化,通过重点对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推广以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达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的目的。
一、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中,都没涉及到教练员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对其的影响,故而很少对教练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与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相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一)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
1、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率情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连年递增,显示出富裕起来的中国百姓在衣、食、住无忧的前提下,已在实现拥有自己的私家车的梦想了。然而,随着梦想变成现实,带来了一组使人心惊的资料。据公安部门有关统计,2001年至2005年度,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在10万人左右。我国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也是世界最高的,为27.3%,而美国为1.3%,日本只有0.9%。中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赢得了令人尴尬的“世界第一”。这样高的交通事故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只能在安全行车“四要素”,即“人、车、路、环境”中找答案。
2、道路状况
我国近年来道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以“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中,各地修路的积极性一直高涨,从县县通公路到乡乡通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2004年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3万公里,而且路面保养都有极大改善。调查数字显示,发生事故的原因,道路及相关设施只占1%,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环境因素影响也很少。显然,这些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3、汽车驾驶员的素质
汽车是服务于人的交通工具,是由人驾驭的,交通事故的高发与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按发生事故原因分析,我国驾驶员违章占70%—80%,因此,主要原因就是汽车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行人违章。也就是人的问题。
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谈薄是其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在肇事原因分析中,基本可以归类于①超速、超载行驶;②疲劳驾驶;③酒后驾驶;④疏忽大意、措施不当等多种原因。而原因虽多,只要汽车驾驶员遵守法律、法规意识增强,驾驶技能掌握较全面,道路交通事故率会大大降低。
4、汽车驾驶教练员与汽车驾驶员素质的关系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与驾龄在三年内的汽车驾驶员群体有关。导致目前社会上对三年内驾龄的驾驶员称为“马路杀手”。而三年内驾龄的驾驶员的群体除经验不足等因素以外,其素质的高低都与汽车驾驶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