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析王朔笔下的人物内涵

浅析王朔笔下的人物内涵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8-29 08:49:13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79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析王朔笔下的人物内涵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浅析王朔笔下的人物内涵
内容提要:王朔塑了一批自诩为“流氓”的人物形象,本文试从这批人物的言行表现入手,对作者赋予他们的“流氓”的内涵,内涵的成因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探讨了他们出现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流氓 正统 信仰虚无

(一) 王朔笔下的人物形象
“我是劳改释放犯,现在还靠敲诈勒索为生,我和一百多个女孩子睡过觉——知道我外号叫什么吗?老枪!”第一次见面他就和女孩子套磁,聊得丑态毕露。这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主人公张明。小说以他的一次作案过程开始,使一个相当老练、沉着、精神无所寄托的罪犯、流氓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以团伙勾引敲诈宾馆嫖客为生,手段卑劣。他的生活纸醉金迷,谈吐不羁,举止豁达,形骸放浪,很快就把自以为是、蔑视世俗、追求自由的女大学生吴迪俘虏了。他骗取了吴迪单纯真挚的爱,又残忍无情的把她推向了毁灭的道路。
在舞场上串来串去,硬夸人家胖姑娘长得像赫本;警察把他当杀人嫌疑犯调查时,他跟朋友说:“他们有案子破不了,找我拿主意。”得了记忆丧失症后感叹说:“青春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玩得就是心跑》中,“老实巴交”的方言被朋友弄成了杀人嫌疑犯,而预谋者竟是那位死者,原因是他想玩一回心跳,演一回主角。方言四处逃窜,又得了记忆丧失症,一边躲着警察,一边寻找记忆。照马立诚先生的话说就是:方言这二百多斤(的人生)就是不停的在刀刃上打滚,玩儿的就是心跳,蛮惊险。
有人一出场就“引吭高歌”:“最大的人民币是十元的,最小的人民币是一分的,不管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都是我们人民群众热爱的。”
…………
这些人潇洒的活跃在纸面上,很正经很严肃的告诉读者:“我是流氓”,“我是社会渣子”,活得肆无忌惮而又真切自然。
王朔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多是这种典型的“流氓”形象。《汉语词典》中“流氓”一词有两种释义:1、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2、指放刁、耍赖,施展下流手段等恶劣行为。
王朔笔下的“流氓”形象具有其自身的内涵,他们的“流氓”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不务正业,无赖。
据《顽主》中“著名作家”宝康解释,无赖就是无所依赖的意思。即没有信仰、思想等精神追求,也没有固定的经济依靠。王朔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没有固定的职业,终日游手好闲,或干着一些为读者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成立“三T”公司,“三好”协会,“海马编辑社”,“全国人民总动员委员会”等等。他们中的有些人宁愿放弃自己的工作而做一个无业游民,或者躲在父母的余荫下度日,或者靠拐骗他人钱财纵情挥霍,除了疯狂的现实消费,他们没有任何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张明宣称他们共同的心理:“所以我一发现要当一辈子小职员,我就不去上班了。”“所以我抓得很紧,拼命吃拼命喝拼命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帮人精神无所寄托,终日只知吃喝玩乐。马青非要跟两个不认识的姑娘谈谈,说要拯救人家的灵魂,两位扬长而去后他特气愤地嘀咕:“这种境界怎么能指望你们舍身炸碉堡拼命堵枪眼剩下我们过幸福生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的特色建设 下一篇爱在不当时——论薛宝钗的性格与..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