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北宋政治改革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政治改革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8-29 08:38:14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5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北宋政治改革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北宋政治改革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主要针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文风而发动的。这场文学运动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它与政治斗争关系非常密切。北宋政治改革促进了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 同时诗文革新运动也加速着政治改革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是一种循序渐进的革新理念。并刺激了当时北宋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大批的政治改革家和文学革新运动倡导者,同时有范仲俺、尹洙、王安石等即是政治改革家也是文学革新运动的发起者。
北宋成立初期,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较为安宁、经济也得到相干映的恢复和发展。一部分人便陶醉于太平,对社会歌功颂德、吟风弄月,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和众多文人感慨国耻、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并提倡写作反映现实的诗文,大批人士推崇韩愈、白居易,形成了与当时诗词成对立的文风。所以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一开始便是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而发起的,其发展过程也大体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宋太祖开始是初发阶段,开创者有柳开、王禹偁、穆修、石介等人,针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低下,他们各自都提出了相应的古朴文风,但他们在诗文理论方面未能提出太多新颖切实的见解,又重道轻文,忽视文章的语言形式。除王禹偁外,这些人的散文大都有辞涩言苦之病,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柳开首举“尊韩”的旗帜,提出重道致用、尚朴崇散、宣扬教化等主张,反对当时华靡文风。王禹偁也主张宗经复古,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文论“文从字顺”的一面。他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反对晚唐以来淫放颓靡诗风,并在创作上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他的诗文具有现实内容,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悦目,显示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最初成绩。
第二阶段从宋仁宗时期开始,也是整个运动形成高潮的阶段,诗文革新运动主要代表作家先后有范仲淹、李觏、尹洙、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宋祁、欧阳修和苏氏父子及王安石、曾巩等人。
北宋中期,鉴于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政治上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于是拉开了北宋改革序幕。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年间,由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发起政治改革,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庆历新政只推行一年,因触犯了那些在因循腐败的官僚制度中获得利益的势官权贵的利益,便在“朋党论”的烟雾中消沉了。
先是范仲淹在仁宗天圣三年(1025)提出的改革时弊政纲中,主张改革文风。他是第二阶段高潮的发起者,他的作用也是无语论比的。天圣七年(1029)、明道二年(1033),朝廷两次下诏申戒浮华,提倡散文。由于朝廷表态,主张改革文风之士接踵涌现。他们频繁往来,相互唱和,一齐向文坛积弊发起了空前有力的冲击,显示出浩大声势
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同时主张诗文革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之一, 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关于体育课渗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 下一篇字宝宝乐园与我园幼儿识字兴趣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