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追求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追求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22:05:27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6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追求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追求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移居中亚,他生于中亚碎叶城,5岁时随父迁居锦州(今四川绵阳),所属彰明县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在一生的曲折经历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思想非常复杂,对他后来的诗歌主张都有很大的关系。
    李白的诗歌主张,少部分见于他的论诗专篇,也比较系统,大部分见于他的诗作之中,从他留下的诗歌主张和理论批评的文字里,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其中独到的理论见解和鲜明的创作追求。
    他既有儒家“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同时,他又不仅涉猎过佛教思想,对佛理作过一些探究,而且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藐视王侯富贵,鄙夷世俗平庸。另外,他还深深的倾慕策士的作风和游侠的精神。李白既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出对功名事业的积极追求,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仍然希望有所作为,始终乐观自信。同时又坚持不曲己,不于人的独立原则,天马行空,豪放不羁的自由人格,大力张扬自我个性。

    李白的诗歌理论主张,首先从他对诗歌社会作用的看法和要求上表现出来。
    一定的理论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和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意识的影响分不开。李白的诗歌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开元中兴前后,当时的盛唐社会已经开始活动由盛而衰。在这个历史时期,李白既具有盛唐社会给他孕育的开明理想,又看到了社会潜伏着巨大的矛盾和李唐统治集团的腐朽黑暗,预感到它衰落的到来。他的政治理想是“焱欠起匡社稷”,“欲济苍生”。他继承了陈子昂的“以父补国”的精神,要求诗歌在矫正时弊,移风易俗中起重要作用。他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说:“文可以变风格,学可以究天下”,这虽不免有自我标榜之嫌,但却说明了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一诗中写道:“金陵昔时可壮哉,席卷英杰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在这里李白不是发思古幽情,叹“四十余帝三百秋”的盛衰兴亡,而是意在说明陈后主的亡国和淫靡的诗风有关,从而端正诗风。
    后来,在李白所活动的时代,形式主义文风仍然笼罩着文坛,为了扭转这种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他在《古风》第一,《古风》第三十五等诗篇中,高举批判的旗帜,彻底扫荡了这种淫靡纤巧的形式主义诗风,使诗歌创作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教育管理..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