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汉乐府民歌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汉乐府民歌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20:07:01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8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汉乐府民歌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汉乐府民歌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摘要]被简称为“乐府”的汉代“乐府诗”,代表了两汉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株光彩夺目的文学奇葩。
乐府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民歌。乐府民歌在“乐府”中占绝大的份量,是“乐府”的精华。这些主要是从各地收集来的民间歌谣,由于是出自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街陌”之间的产物,所以在内容上能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疾苦和爱憎感情,传达出被压迫者的心声。正是这从现实出发对真情实感的歌唱和率性发泄,较充分地体现出人民自由精神。乐府民歌中的人民自由精神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关键词]  人民自由精神 疾苦 情感 心声
一、残酷压榨下的疾苦与反抗。
乐府民歌所反映的民间疾苦首先是老百姓被君主、官吏奴役和掠夺所带来的痛苦。这一类作品反映了人民与统治阶级的主要矛盾。汉乐府民歌的历史开始于武帝时。武帝时固然是西汉的昌盛时期,但因为对外长期进行战争,国内又大兴土木,人们所受的奴役和剥削是很残酷的。到武帝晚年,社会呈现动荡不安景象,有些地方发生人民暴动,遭到统治者的严酷镇压。此后直到东汉末年,战争有时暂停,有时复起;奴役和剥削有时略减,有时加重贪官暴吏与豪强鱼肉人民的行径经常不断,有时更是肆无忌惮。总之,人民的痛苦是有增无减,里巷街陌间的呻吟,愤怒,逃亡和反抗连续不断.这些,在汉乐府中有着深刻的反映.,其中的<<战城南>>就是人民反对战争的呼声: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嚎(号),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这首歌谣的前幅描写出一场激战之后战场上荒凉恐怖的景象:在蒲苇丛生的洼地上,被杀死的健儿成了乌鸦的食粮。诗人运用出人意表的想象描写死者不能逃脱乌鸦之口,只求乌鸦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激发写作兴趣   体验写作魅..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