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0 05:11:48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5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内容提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
1、从创作道路上比较;
2、从创作风格上比较;
3、从创作方法上比较;
4、从诗歌体裁上比较;
5、从对后世影响上比较;
关键词:功成身退、清新自然、沉郁顿挫、写实写虚。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分别为后世赞誉为“诗仙”和“诗圣”,虽然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但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
一、从创作道路上比较李杜诗歌明显不同;
从青少年时期起,李白就充满了任侠思想和经历,他明确宣扬“儒生不及游侠人”(《行行且游猎》),他的《侠客行》正是他对游侠的倾慕与身体力行之作,“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同时,李白从小受道家及道教思想的影响,“五岁诵六甲,”“十五观奇书”,他一方面接受了道家“含光混世”的哲学,一方面又吸取了“功随身退,天之道”的老子思想。因此,可以说李白思想的多元化,复杂性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突出的。他集庄子的放达避世与屈原的忠君爱国于一身;而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无为长生和游侠的尚义奇妙地统一于李白的一生。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期,由于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这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他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生活,似乎不世功业,唾手可得。但当他去敲仕途大门的时候,显现在他面前的不仅是盛唐社会的繁荣,而且有它的腐败与黑暗,唐代社会正从它的高峰上衰落下来。
在开元十九年,李白首入长安,想通过名士帮助找到“一佐名主”的机会却失败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