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再现数学知识形成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论再现数学知识形成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0-20 14:54:19
文档分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浏览次数: 8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再现数学知识形成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395

论再现数学知识形成,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摘要]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只有从探索知识的来源中学习,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愉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过程,渗透数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整体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  知识来源  探索  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探索知识形成的来源,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探索性能力,感受“数学家”创造性的愉悦,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学生认知结构是以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在一定条件下,经学习过程而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须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是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经过“同化”或“调整”,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复杂过程。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教材,对教材进行剖析,加工,重新组织,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的认知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又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进而,充分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再现定理公式的发现推证过程、展示例习题的分析解决过程,经过探索知识的来源,努力提高学习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集合论的发展及所思2 下一篇谈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