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
 |
上传会员: |
xiaohou |
提交日期: |
2013-09-26 12:12:35 |
文档分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浏览次数: |
7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698 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摘 要] 反思是启迪的钥匙,是发现的源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渐使这种反思成为自觉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目的.要引发反思意识,精心创设反思情景,多向学生提出问题,适时进行启发引导,并给足反思时间。既要重视“做”的知识教学,更要抓好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的教学。要抓好解题教学,引导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教训。具体地说就是对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规律、解题结果进行反思。要强化阶段复习,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加以反思,优化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更大地发挥他们的智能和潜能。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反思 习惯
学生要学会反思,反思是启迪的钥匙,是发现的源泉。反思是主动对己完成的思维过程的再思考,是对己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从另一角度、用另一方法进行的再认识。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在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而反思能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思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时不满足常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