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 |
 |
上传会员: |
幸福明日依旧 |
提交日期: |
2013-05-22 20:12:58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66 |
下载次数: |
2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 (摘要)学龄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切不可等闭视之。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家长应当重视学龄前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学龄前家庭教育的作用。
( 关键词)教育特点 净化环境 遵循原则 相互配合
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学龄前家庭教育,包括父母从小给他的种种引导和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使幼儿成长的起点。这个起点好不好,与其子女漫长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切不可等闭观之 。
我曾遇到过几件令人深思的事:
某干部 ,每天来幼儿园为自己的孩子擦净桌凳 ,并再三提醒老师不要让其参加各项活动......
某位年轻母亲,喜欢给孩子穿各种奇装异服,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奇形怪状......
某职工,要求老师把孩子安排在最前排,并且要求单独拥有一张桌子......
某个体户,送孩子是,对全班的幼儿说“谁如果打骂你,不要害怕,你也......
此类事例,为数不少,都暴露出学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像这样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原则和方法的父母,一味的溺爱娇惯,姑息迁就,偏袒护短,如此“言传身教”,长期的潜移默化,量变积累,将会成为学校、社会教育造成严重的负效应及不良后果。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也是父母的责任。特别是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培养教育好子女,成为年轻父母、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如何帮助家长重视学龄前家庭教育?如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学龄前家庭教育的作用?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家长首先要认清学龄前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遗传素质给孩子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学龄前家庭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种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第一,学龄前教育开始早,孩子降临人世,就开始接受“人之初”的教育。第二,时间长。孩子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第三,关系亲密,感情亲近,感化作用大,具有权威性。
2.家长要学一点“家教”知识,提高教育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孩子的父母并不是都学了儿童教育、生理、心理学知识才做父母的。他们之中有的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心理教育,有的不懂的教育方法。有一位女老师,过分的溺爱“独苗”当6岁的儿子用小手抽了她两个耳光后她还高兴地说:“妈的宝贝,真勇敢......”因此,不管文化程度高低,父母都应该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掌握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