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关于提高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质量的初步研究

关于提高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质量的初步研究
上传会员: Mktv1520
提交日期: 2017-11-04 17:59:51
文档分类: 学前教育
浏览次数: 5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关于提高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质量的初步研究 (需要:5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14432
关于提高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质量的初步研究。
[摘 要]教师适当地介入幼儿游戏能够促进游戏功能的发挥,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是教师介入游戏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研究选取了一所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在该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一个班,对6位带班教师的介入行为进行了跟踪观察、记录、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教师幼儿游戏介入的有效性占一定比例,但无效介入和负效介入占到不少的比例;(2)不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方式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工作年龄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有效性更高,而无效和负效的次数相对较少;(3)不同的年龄段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介入的方式有所偏重,示范是三个年龄段中有效介入占比例比较多、小中班角色参与的有效介入占得比例也相对较多、大班建议这种介入方式的有效性更高;(4)不同区角游戏中,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不同方式的有效性有所不同,在建筑区询问+建议、角色参与、提供材料等这几种方式的有效性较高、在生活区中示范、询问+建议、提供材料这几种方式的有效性更高、在数学感官区中角色参与、示范这两种方式的的有效性较高。
[关键词] 教师  幼儿游戏  介入方式  有效性

目录
引   言 2
一、问题的提出 3
1背景和意义 3
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3.概念界定 5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研究对象 7
2研究方法 7
3研究步骤 7
三、研究结果 8
1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效果 8
2不同教师的介入幼儿游戏的效果比较 11
3不同年龄班中不同介入方式的有效性比较 13
4不同区角中不同介入方式的有效性比较 15
结   论 17
注   释 18
参考文献 1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家庭教养参与教养1124140 下一篇论想象力在3-6岁幼儿美术活动中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