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中班幼儿行为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及指导策略

中班幼儿行为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及指导策略
上传会员: 00bym123
提交日期: 2023-04-27 17:07:57
文档分类: 学前教育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中班幼儿行为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及指导策略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6805
目录
中班幼儿行为不良的表现、成因及指导策略1
一、问题提出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
(一)概念界定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三、研究价值3
四、理论基础4
三、中班幼儿行为不良的表现与原因分析4
四、有效矫正中班幼儿不良行为的措施6
下面的标题应该是(一)6
(1)了解幼儿,建立融洽关系。8
(2)制定规则,循序渐进。8
(3)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建立规则。8
参考文献9

中班幼儿行为不良的表现、成因及指导策略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社会的一大难题。在中国,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大多采用家庭式教养。这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中国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是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最大弊端。所谓“四二一”是指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由于父母担负这家里的一切重担,因此很难分出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落在了四位老人的身上。但是老人对隔代人的教育大多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教育少。这种教育方式造成了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例如,挑食、多动、注意力分散、任性、自私、霸道等。对于一个人的优良行为的形成,四到六岁即儿童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就个人观点而言,家庭式教养并不适合孩子的教育,尤其不适合儿童时期的教育,因此幼儿园式教育方式是最佳的选择。将孩子送入幼儿园,通过实践训练、环境熏陶、榜样作用、坚持不懈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还能做到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家庭要求一致。帮助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行为方面的问题,摆脱困扰,使他们在人格方面得以健康发展。促使幼儿获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关键词] 幼儿;行为不良;矫正;措施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调.. 下一篇中美学前教育思潮的发展体现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