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适应0—3岁婴幼儿气质差异的教养方法研究0
[关键词] 婴幼儿 气质 教养方法1
一、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教养方法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入园初期情绪反应状况1
二、不同气质维度婴幼儿教养方法的案例分析:4
案例四:“反应强度”气质维度的案例分析——大哭大闹的阿宝5
三、不同气质类型同一气质维度婴幼儿教养方法的案例分析:6
(一)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趋避性”气质维度的个案分析6
案例六:易养、易接近的阳阳7
(二)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活动水平”气质维度的个案分析8
案例九:易养型、“活动水平”较低的妞妞9
案例十:易养型、“活动水平”较高的巍巍9
案例十一:难养型、“活动水平”较高的欣欣9
案例十二:发动缓慢型、“活动水平”较低的安安9
参考文献10
适应0—3岁婴幼儿气质差异的教养方法研究
[摘 要]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她是个体最一般的特征,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在个体的一切活动上都打上一定的烙印[1]。它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人格的最早表现。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气质在童年期表现得比较明显,年龄越大后天性格对其的掩盖作用越显著,所以,研究婴幼儿气质以理解其行为表现,更加可靠也更有价值。
初生的婴儿就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有的活跃、快乐,有的却爱哭爱闹;有的生活规律,有的吃喝无定时,脾气又很大……这就是其气质的初步体现。所谓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是个体人格的最早表现。不同气质特点的婴幼儿,与周围世界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有些时候,往往让家长不知如何应对,以至一些专业教养人员也是束手无策。他们身为孩子的照顾者,每天与
婴幼儿密切接触着,却无法与孩子和谐沟通,也无法为孩子建立协调的环境。于是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强制或是放任的养育态度。这样,一方面导致养育者产生焦虑、厌烦等负向情绪,发生养育困难;另一方面造成婴幼儿对环境产生不信任,对养育者产生冷漠、对立、逆反等心理,甚至导致行为问题发生。
虽然气质存在不同类型,但其本身并无好坏、高下之分,每种气质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照应及教育方法,所以,教养者不宜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而应该“顺乎天性、导之有方”。为此,在婴幼儿早期研究其气质特征,并针对其气质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是获益匪浅的。
[关键词] 婴幼儿 气质 教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