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3 14:30:51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1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摘要】奖励是幼儿园德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幼儿园德育中使用奖励策略,有其必要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在幼儿园德育中,教师应该注意奖励频次得当,程度得当,形式灵活多样,确保奖励公平、公正,与家长达成一致,合理整合和使用其他德育方法,借此提升幼儿园德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奖励;奖励策略
幼儿园德育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奖励策略是幼儿园德育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于奖励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致使幼儿园德育效果不太理想。由此,部分研究者在论文中反复强调奖励策略的负面效应,批判教师滥用奖励,导致许多教师在奖励运用方面存在许多困惑。应该说,奖励策略是一种中性的德育方法,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1〕本文从奖励的界定入手,重点探讨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对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师如何有效运用奖励策略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以期为幼儿园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有效提升幼儿道德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一、奖励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研究者对于奖励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界定,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物,侧重的是奖励的象征物;另一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侧重奖励的过程,强调奖励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德育方法。〔2〕教育研究者比较认可后者对奖励的解释。檀传宝认为奖励是德育众多具体方法中的一种,指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肯定或较高评价。〔3〕笔者则将奖励界定为在幼儿园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表现(与不道德行为相对)进行表扬与肯定的方法。 认知学派认为奖励可以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并强调内在奖励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则认为奖励可以分为物质类奖励和非物质类奖励。物质类奖励包括奖品、奖状和额外获得的自由时间等。非物质类奖励包括得到教师的注意、表扬和鼓励等。〔4〕以上是根据奖励象征物的形式来划分奖励的类型。而从奖励的实施性质看,奖励包括控制型奖励和信息提供型奖励,前者指向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过程,后者偏重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结果。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