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2 16:14:41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6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同伴交往与幼儿健康心理毕业论文(提纲) ——论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
1.论文题目:论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 2.研究的动机、意义与目的: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及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影响着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最终形成。如果一个幼儿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或突出的记忆力和思维力,但社会性没有很好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他的心理发展仍然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这样的幼儿长大后对现实的社会生活适应会感到困难,出现难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现象,从而致使个性和行为出现问题。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在家里往往是“小皇帝”、“小公主”,获得长辈们的百般呵护,万般宠爱。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不合群等不良的性格习惯。这些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避免不了的就是时时处处地与人交往,离开了交往的人群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为了使幼儿的行为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与人合作,降低自我中心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在游戏中有多方面的体现,例如幼儿在游戏中的分享能力、合作能力、同伴交往能力以及语言交往能力。在幼儿的游戏中,不仅能发现幼儿某些社会性交往能力的不足,同时还能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促进其身心良好的发展。 3.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