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2 08:37:52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6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浅议教师对幼儿良好心理的引导 心理健康,这是当今社会上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而幼儿的心理问题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关系的能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它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 我们都知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同心协力才能教育好孩子,进而开展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心理呢?在这几年的幼儿教育生涯里和参加北京网络师范大学的学习后,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