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化教育
目前,有部分的幼儿园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招生,前来咨询报名的家长常常会问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时候开始学数学、认字?“幼儿园有没有开设英语班?”家长的望子成龙、应试教育的前移……到底是什么让幼儿教育过早地“小学化”?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童年期的知识学习和素质发展对于他未来生存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人们将本应日后接受的学业过早地转嫁到幼儿时期。在诸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习×××从娃娃抓起”等各式各样的舆论媒体的鼓励小学化教育应运而生
四五岁的孩子认识几百个字、背了不少英语单词、会汉语拼音、学习珠心算……这些本来该小学生学习的东西,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涉及,这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据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有多方面的表现:一是教育过程的小学化,即组织课堂化教学。二是教育内容的小学化,过早地学习小学的一些内容,且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比如教孩子们认字、算数等。三是教学目标的小学化。追求课堂教学的效果,能认多少字,能算多少数。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有多个方面。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根本原因。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开始就用应试教育的评价尺度,来要求和看待自己的孩子,来评价教育的效果。
缺乏幼教的老师,是又一重要因素。幼儿教育是与小学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对老师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幼教老师缺少,很多老师都是以前的小学老师转岗而来。这些老师既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也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在教育活动中,必然将小学教育的办法移植过来。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在中班阶段就对幼儿进行识字、写字和数学加减法教学,甚至学习5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不仅是在民办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公办幼儿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