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构建家园合作机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5:06:18 |
文档分类: |
学前教育 |
浏览次数: |
4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构建家园合作机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构建家园合作机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教育是多边的,只有多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要追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渠道,探究家园合作的新形势。本文主要分析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探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就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积极沟通、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构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协调共振,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家园合作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作了有益的探索,现写成拙文,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理念:彰显家园合作之旨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陷入了“5+2<5”的误区,也就是五天的幼儿园教育,经过双休日的家庭教育后,教育效果大大降低。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地处海滨,幼儿家长大多是常年出海在外的渔民。他们对子女十分溺爱,不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形如两张皮,很难形成合力。因此,不少幼儿任性,自我意识过强,缺乏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园双方都应该有科学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家园合作,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