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中学生早恋成因及对策1 |
 |
上传会员: |
hotiese |
提交日期: |
2013-10-01 22:44:16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中学生早恋成因及对策1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660 中学生早恋成因及对策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学生早恋的特点及危害,深入分析了中学生早恋成因,并针对中学生早恋的危害及其特点,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教师、家长如何引导中学生避免早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学生 早恋 成因 对策 教育 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学生为多。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刚好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现在的中学生出现早恋,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海口市一所普通中学不同年级的629名中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经统计,自认为有恋爱对象或者说不清两人关系的,初中生有15.4%,普高生有31.5%,在这些有“拍拖”的学生中,初恋年龄总体平均为13.58岁。而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中性行为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学阶段觉察到周围存在婚前性行为的占15.6%,包括拉手、写情书等边缘性行为,其中初中生阶段觉察到未婚性行为的占10.5%,高中生16.7%,这又显示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两性交往的尺度也趋于宽松,未婚性行为也有增长的趋势。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