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儿童游戏对其社会角色选择的影响 |
 |
上传会员: |
hotiese |
提交日期: |
2013-09-29 13:14:22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4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儿童游戏对其社会角色选择的影响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614 儿童游戏对其社会角色选择的影响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儿童游戏又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最喜欢、最能发挥主体性的活动,也是幼儿以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学前期是角色游戏时期,在儿童游戏中的社会角色游戏里,儿童必须和同伴商议角色分配、同时合作进行问题处理,这样游戏才可以顺利进行。这期间,在幼儿拟定的情景中,幼儿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模仿各种角色的活动,这就促使儿童不断地认识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并有机会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和学习成人社会各类社会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将平时所观察到的大人的行为在游戏中得到实践,并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守则。
【关键字】儿童游戏、社会角色 一、儿童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社会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发展心理学家缪森(P.H.Mussen,1990)指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的过程,包括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我国学者陈会昌(1994)提出社会化是个体由于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那些独特的社会特性,包括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它们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周围人们相处并相互影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