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02 15:50:01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3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415 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提问过于频繁,(2)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3)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4)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5)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新课程提倡师生交流、互动,而提问正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提问正是学生思维的展示与暴露。怎样才能让课堂提问发挥积极的作用,使课堂因提问而变得更有魅力更加精彩呢?一、增强提问的明确性;二、提升提问的思考性;三、体现提问的灵活性;四、创造提问的多向性;五、保证提问的逻辑性;六、突显提问的巧妙性;七、力求提问的全面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真正发挥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年段 数学课堂 提问 有效性 据网上调查,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着不少误区:(1)问题总是教师课前预设好的。课堂生成的问题常被置之不理,或者轻描淡写,不了了之,白白浪费了可贵的课堂生成资源。(2)提问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提问还是教师的特权,“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时有发生,学生只能忙不迭地应对教师的一个个问题,挖空心思揣摩教师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创造性常被扼杀。(3)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没有机会提出来,不懂只能装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