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之我见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14 15:49:19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4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之我见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952
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之我见 摘要:本文对目前小学语文考试中存在的现象予以分析,并根据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及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语文考试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如:分项考试,提倡重考,结合情境考,实际考查等,以真正发挥考试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 考试方法 建构主义心理学 考试改革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是实施语文教育改革的起点。经过近20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反复争鸣、讨论和研究,可以比较清晰地达成如下共识: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征的和谐统一。首先是工具性。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语言首先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接受和输出生命信息的基本工具。不同语种的语文教育,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优秀文本的阅读、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对该语种的感悟、内化和外化、运用的综合能力,即包括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汉语文教育亦当如此。再者是人文性。我们必须高度强调,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作为母语教育,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级的目标。从1955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到199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学科性质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具——基本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而“人文性”较之于传统的“思想性”,内容更丰富,外延更宽广,突破了狭隘的政治思想品德的局限性。它以人为世界价值的核心,以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形态和意义之尊重为最高价值关怀,超越了疆域、时代和种族诸多隔阂。由于语文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及准文学作品,而文学即是人学,即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直接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包括情感、个性、气质、心理品质等在内的精神世界,故语文教育由此内容所决定,天然地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