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转换

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转换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0-14 12:04:14
文档分类: 小学教育
浏览次数: 5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转换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176

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转换

[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建议:“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出发,
改变教师的唯一主角现象呢?在亲历课改的过程中,我尝试了:生先说,师后评;生先做,师后教;生当“老师”,师当“助教”;生当“评委”,师当“嘉宾”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实现了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 美术课程标准   师生互动  角色转换
我曾听过学校同事的一堂美术课,课堂上,老师恰如其分的提问,在我看来,学生们一定会踊跃的回答并参与讨论,可事实出乎意料,只有二、三名同学回答了问题,更多时候是老师指名回答或是越俎代疱。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仔细想想,在我们小学美术课堂中此类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根据我从教多年的经验,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问的:低年级小朋友可以占大多数,中年级学生占一半都不到,而到了高年级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美术课堂焕发出师生互动的精彩呢?
在课程改革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建议:“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出发,改变教师的唯一主角现象呢?在亲历课改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策略,有效地实现了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换。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朗读环节浅析 下一篇谈课改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