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舞动 静态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12 10:01:53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5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舞动 静态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需要:1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2698
“舞动”静态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摘要]: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得“真正的理解”。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材的“动”态感知过程。学、做合一,能使学生在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疑探知,让数学和生活相融,持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实际操作能力;探索;创新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己获得新知的能力,而忌学生过于死记硬背。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参与数学教材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的密切配合,从而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操作时,学生把动作和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操作活动变成“动作的思维”与“思维的动作”。对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对其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空间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又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爱动的特点,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就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思维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