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对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探讨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0:28:25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3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对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探讨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评价研究 ——对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探讨 [摘要] 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教育评价应更柔性化,在引领中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应人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柔性化 引领促评价 评价促发展 有教育就有教育评价,有教育管理就有教育评价,而且教育评价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管理实践中或者发挥着正面效应或者起着负面效应,从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因此,不能回避评价,必须主动研究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具体的标准体系为准绳,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判断,确定所考察的对象达到什么水平,是否符合人们对它提出的要求,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它既是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考核,也是学校本身对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控的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的教育评价应以国家教育方针所确定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价值判断,以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都要体现上述价值观。 个性化的教育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的个人、个体现象的个性化特征或学校的特色做出价值判断。这种评价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有利于发挥其潜能,提高其积极性,提升其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从当前教育评价现实出发,应当突出个性化的评价。古今中外的名学校,都是有特色的学校,如北京四中、清华附户等。只有把学校办出特色,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才符合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也才能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 “评价有法、评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要求对小学的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