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问题教学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0:18:27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6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问题教学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问题教学 好奇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因此探究欲望也就蕴含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孩提时代,由于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对周围世界中陌生的事物产生诸多问题,想知道一个究竟。有问题不一定会成为创造力,创造力一定来源于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也同样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如今,小学自然虽然改名为小学科学,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教学方法仍然很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并在回答问题时还力求去迎合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他们往往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因而缺失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科学教育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以问题为媒介的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