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8-30 09:50:16
文档分类: 小学教育
浏览次数: 3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这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上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些重要讲话精神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出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改变观念,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国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人类创造成果的传承。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学习、观察、回答问题、操作、讨论等,过程中的条条框框都是教师事先计划好的,学生只能在里面打转转,而不能跳出去,有时跳出了也得赶快拉回来……这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种过于标准化、程序化和模式化的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略个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及个性特征的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指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师要热爱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欢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创新的见解才会不断涌现出来。如何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呢?
(1)“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摒弃“老师永远是对的”的传统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语言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表情要温和,态度要宽容,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年龄虽小,但有人格、有个性,有情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容纳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做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观察、讨论、研究。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可以坐到学生的座位上,学生可以站到讲台上当小老师。
(3)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发掘其闪光点,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对待学困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有的学生不敢发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说错,怕老师责怪,怕同学们笑话,教师应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出新方法。教师要善待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果,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下一篇浅谈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