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法探究

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法探究
上传会员: epcn001
提交日期: 2013-07-13 20:41:04
文档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
浏览次数: 3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法探究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476
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法探究
[摘 要] 民办高校作为民营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运作特征,教职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民办高校的运行状态、发展规模和未来前景。本文简要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薪酬设计的现状,运用薪酬设计原理,强调了建立科学、规范和透明的薪酬激励体系的重要性,并从管理学角度系统阐述了民办高校应从五大方面入手,探讨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薪酬激励  方法探究
一、民办高校教师薪酬设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各类民办高校已达1200多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共有25所,注册在校生140万人,教师数十万人[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王艳红、赵玉华,《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网址:http://cn.qikan.com/Article/whyj/whyj200703/whyj20070343.html]。作为民办高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其命脉,而教师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历来是影响民办高校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是所有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根本。民办高校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则更加依赖于能否拥有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资源。
然而,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十分脆弱。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青黄不接、教师跳槽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的民办高校教师流动尤为频繁,在个别院校人才年流失率高达20%。根据笔者对西安多所民办高校教师的调查不难看出,影响人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薪酬缺乏竞争力、工作环境、生存压力、社会地位、接受培训的机会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而薪酬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则成为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最直接和最关键因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论入世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