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是人类世界的永恒话题。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劳动力在国家间、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流动越发普遍。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适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目标模式,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连径。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这已经给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以舟山城市与渔农村的劳动力流动为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舟山城市与渔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影响,原因
目录
摘要I
引言1
课题背景1
第1章 舟山城市与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2
1.1 丰富的海洋资源增加了舟山对劳动力的需求2
1.2 城市与渔农村双向流动人口主要为渔农村劳动力2
1.3 劳动力双向流动职业差异明显2
第2章 劳动力双向流动所带来的影响4
2.1 正面作用4
2.1.1 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4
2.1.2 劳动力流动能够带来地区总收人增长。4
2.1.3 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增加资本积累。4
2.1.4 劳动力流动能够带来新的思想和管理理念。4
2.1.5 劳动力流动刺激流入地的需求。5
2.2 负面影响5
2.2.1 劳动力流动可能造成流出地人才损失。5
2.2.2 劳动力流动是要付出流动成本的。5
2.2.3 劳动力流动可能减少流入地福利。6
第3章 分析造成城市与渔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原因7
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7
3.2 公共服务品质上的差别7
3.3 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差异7
3.4 社会负担8
3.5 人才资源少8
第4章 对策措施9
4.1 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9
4.2 引进师资优秀的学校,吸引人才9
4.3 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着力消除农民进入城镇的制度障碍。9
4.4 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9
4.5 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9
第5章 结论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