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木球训练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木球训练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6-04-09 13:27:04
文档分类: 文档下载
浏览次数: 8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木球训练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字数:7706

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木球训练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目 录

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2
2国内外研究现状……………………………………………2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
3.1 研究对象………………………………………………4
3.2 研究方法………………………………………………4
4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4
4.1主要研究内容…………………………………………4
4.2 研究重点与难点………………………………………9
5预期研究结果………………………………………………9
6研究进度及安排……………………………………………9
7研究经费预算………………………………………………10
8主要参考文献………………………………………………10
9附件…………………………………………………………11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回族视习武为“圣行”,其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赶木球、掼牛、爬木城等。回族木球起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木球是用一种硬度强、不易破裂的木头制作的小球,长约8厘米,粗约10厘米。当地回族群众俗称打木球为“打篮子”、“打锁儿”或“赶毛球”。回族木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竞争性极强的运动,由清朝民间盛行的打卯球(即木卯钉)发展而来,相传在清同治年间就十分流行。现在尤其在宁夏南部山区回族聚居区乡镇村寨,已成为乡风习俗。木球比赛时间40分钟,每半场20分钟,两半场休息10分钟。木球比赛近似曲棍球和冰球,运动员持击球板快速奔跑、传接配合,被击出的球快速飞出,瞬间入门得分,木球竞赛显示个人高超技巧与集体配合默契,深受回族青少年喜爱。回族木球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木球前身,在2009年5月宁夏公布的第二批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泾源县的回族“赶牛”(回族木球)入选。 回族木球运动在宁夏广大农村及中小学开展得较为普遍,很多中小学已经把回族木球列为体育教学内容,当地中小学也经常举行木球比赛,木球运动已经成为当地传统体育锻炼项目。但是木球的比赛形式决定了木球是一项节奏快、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再加上木球比赛场地较大、攻防转换快、球体运行轨迹不规则,双方运动员为了获胜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规则所允许的动作去拼抢,冲撞时的动力也相当大,这就使得运动员相互间身体的接触以及击球板与运动员的接触在所难免,造成运动损伤的几率较高。木球运动员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损伤。最常见的是因跌倒、急停急转或因场地不平、过滑引起的急性创伤,或是激烈比赛时紧张的争夺、疾跑与抢球出现的拉伤与断裂伤,在木球比赛中还容易出现击球板击中运动员身体出现的砍、截伤,木球最典型的损伤是球在空中飞行或在地面弹起改变方向后对运动员造成撞击伤等,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既可以避免对运动员的伤害,又间接地利于这项运动的开展便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木球运动,但是高受伤率的木球运动势必会影响木球运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学校中的发展,那么如何减少木球运动员损伤,提高木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安全性是现在非常重要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下一篇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内容特色的实..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