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法
厉红信 (宁波市明楼中学 315040)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多数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提供了种种条件。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彻底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教材教法,轻学生的学法。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几种做法。
一、渗透教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法
所谓渗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从各种渠道各门学科中吸取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品味”和“爱好”运用于教学。渗透法的好处一是可吸收更多知识,二是可以对整体动态有所掌握,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这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中有所突破,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例如,“算术平方根”这个概念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分析:算术平方根的偏正词组。“算术”是限制成份,算术数即为一切非负数,而算术平方根要求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也为非负数。由定义可知(从语法上分析)
(一个正数a的) (正的)平方根//叫做(这个正数a的) (算术)平方根
(限制词) (限制词)(中心语) (限制词) (限制词)(中心语)
由于强调了概念的限制成份,深化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全面认识,使学生阅读这一概念时能真正理解算术平方根内涵,这不仅为算术平方根的有关知识学习辅好基石,而为继续学习其他概念打基础,不仅“给人鱼”,而且“授以渔”。
又如,对“两点间的距离”这个概念,学生往往说成:“(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基于以上情况,可要求学生通过划分句子成份找出它的主干——“线段叫做距离”,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根源:“线段”是几何图形,而“距离”是一个量,我们只能用量来测出图形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概念: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继而分析正确概念的主干“长度叫做距离”,只是这个长度是“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