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宁波十五中学 吴永元
关键词:高效课堂 问题情境 案例设计 拓展练习
“高效课堂”是针对“低效课堂”而提出的。的确,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无效”工作的悲哀和“低效”劳动的哀叹。特别是数学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更新,课堂就很容易流于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旧泥潭。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所有数学教师都不愿重蹈的覆辙。
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作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数学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建以提高效益、关注学生发展为根本和目的的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1.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三个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学生对学习有鲜明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趣味的或者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用数学的意识。如《从三个方向看》一课,其教学目标有两个,第一:经历由三视图 描述出基本几何体或实物模型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第二: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教师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其优美的结构值得我们鉴赏,其奇妙的性质等待我们去探究,请听来自图形世界的声音:
1:我是立体图形,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平面图形,猜猜看,我是谁?如何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2: 我是立体图形, 你上看, 左看, 正面看,看到的也都是同一个平面图形,猜猜看,我又是谁?
引入部分问题情境创设得好,从上节课所学知识入手,创设内容贴合生活实际的每个学生包括弱势学生对此都有感性认识的问题情境,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求知欲望, 促成了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题2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 若减少条件能不能完整地认识物体? 初步明确通过三视图即可以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层层深入的问题很好地引导了学生的思维而不局限学生的思维,是促使学生有效参与,顺利展开教学探究的关键。
但是,教师习惯于提“是什么、在哪里”以及一些知识推理性问题。把提如何创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