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反思《余角和补角》课堂教学

反思《余角和补角》课堂教学
上传会员: pengcheng
提交日期: 2014-07-03 21:11:37
文档分类: 文档下载
浏览次数: 3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反思《余角和补角》课堂教学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反思《余角和补角》课堂教学
张春燕     海曙区实验学校  (315016)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中把握了这一点,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用成人化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塞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在一次校级教学比武中,我选择的是《余角和补角》这一节内容,赛前的两次试教,我几乎没有作什么改变,只在一个细节上作了一个调整,但却意外的显现也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余角和补角”这节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几何课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继续学习其他数学分支知识的重要基础。还是学习其他有关学科,如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的数学基础。补角和余角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及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基础上,对角的数量关系作进一步探讨,而补角和余角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对顶角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依据,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形象。学习余角和补角的知识,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到互余与互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解决大坝的修补等与此相关的实际事物。因此,这一章中“余角和补角”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另外教材在此已开始对学生提出“说理推理”的要求,为以后推理证明题作准备
鉴于此,我在备课时,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互余和互补的概念,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通过猜想验证,合情说理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特殊到一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努力;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的合情说理,能用方程和几何相结合的思想来求角的度数。
在教学上,我也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了“创设情境、对比分析、猜想验证、模拟演示、推理演绎、启发引导、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尽量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还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使抽象变得更直观,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反思《余角和补角》课堂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复习旧知,通过出示梯形海塘大坝的图,提出问题,如何来测量大坝的倾斜角,引出今天的课题;(学生对于此环节中提问的问题十分有兴趣,为下一个环节作好铺垫,也就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二个环节。)第二、三环节,是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结论,教师用电脑演示结论成立,然后直接给出互余、互补的概念,再通过练习、强调了互余和互补是一种相互关系,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它们的位置无交;(学生都顺利的明确了这一步骤的要点)第四环节,是讲解互余和互补的性质,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出于节约时间考虑,觉得这个比较容易,就直接出示画好的图,
1、已知:角1是角2的余角,角3是角2的余角,得出结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数学课本内容的形态化处理 下一篇《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与分析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