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图 4-2 近几年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单位:个)
4.6贷款不良率较高
对于很多的商业银行来说,农村居民贷款的还贷能力一直都是是商业银行最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都不高,再加上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比较低。所以农村居民还款能力比较弱。农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太高会导致农村金融稳步发展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同时也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产品拓展能力[16]。相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也会收到很大的阻碍,会影响到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服务的积极性,农村居民的收入也没办法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自身使用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风险审核机制都还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第二个是外界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系统风险,又因为信息没有透明性、抵押制度缺失和缺少抵押物等,都导致了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不下。
如表4-1 2016年全国各地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排名,可以看出徐州淮海农商的不良贷款余额6.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99%。徐州彭城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99%。江苏睢宁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9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61%。贵阳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3.74,不良贷款率为4.13。安徽舒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2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97。陕西咸阳秦都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74%。浙江江山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37,不良贷款率为3.47%。山东郓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14%。江苏淮安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74,不良贷款率为2.99%。江苏邳州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6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99%。从上面这个表可以看出2016年各地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普遍较高。
表4-1 2016年各地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序号
银行名称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不良贷款率(%)
1
徐州淮海农商行
6.86
4.99
2
徐州彭城农商行
2.95
4.99
3
江苏睢宁农商行
4.99
4.61
4
贵阳农商行
13.74
4.13
5
安徽舒城农商行
3.22
3.97
6
陕西咸阳秦都农商行
1.94
3.74
7
浙江江山农商行
3.37
3.47
8
山东郓城农商行
2.94
3.14
9
江苏淮安农商行
5.74
2.99
10
江苏邳州农商行
3.62
2.9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5 发展农村金融的建议
5.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政策性银行、农商行、邮政银行等。当当这些银行满足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加上这些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产品单一,与城市中的产品差距较大[17]。所以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对在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进行扶持,对其进行适当的补贴。在银行内部设置一个有监督作用的机构,以此来对农村地区的各个银行进行监督和指导。
5.2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加强农村居民信用常识,普及贷款等业务的知识。在农村居民资金出现问题,无力还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加大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置银行网点的规模,加大三农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放。不仅如此,还要进行监管,不允许商业银行随意退出或者减小在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规模。更要严格监管三农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放,保证三农资金确确实实投入到农村,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3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可以把城市的金融服务引入农村,根据不同地区当地的情况,开发出针对该地区的特殊金融服务,同时面对不同群体也要开发出对这类群体有高性价比的金融服务[18]。以此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在面对员工的录用时,可以适当的加大员工素质要求,可以寻找当地的大学生进行录用,当地的大学生对该地区有大致的了解,素质也普遍较高。以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员工素质低下的情况。
5.4 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民间借贷冲击着农村地区银行网点的贷款业务,主要是因为银行的贷款业务所需的材料和程序太过复杂,再加上农村居民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不了解民间借贷的缺陷,要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首先要将贷款程序变的简单一点,提高农村居民的贷款积极性,为农村居民普及民间借贷的缺点,让农村居民了解民间借贷的利息比银行贷款利息高,而且风险比较大。
5.5 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许多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再加上居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没有办法创造利润,只能纷纷退出农村地区。政府对这些在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进行扶持和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会很大的改变当下的局面。当然也要相应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
5.6 加大对农村关于两权抵押的扶持
自从供给侧改革的推出,提出了“三权分置”和“两权抵押”,农民们可以用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拿去做抵押物,当农村居民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没有其他有价值的抵押物时,就可以拿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当作抵押物,来向银行申请贷款。这让很多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对农村地区的银行在面对农村居民贷款有了很大的保障。也可以让农村地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一个很大的降低。
结论
农村金融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面对现阶段农村地区两类金融机构并存,且农村地区存在供给抑制的问题,本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农村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够多,农村银行网点数量的不充足导致农村居民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想要筹集资金有着很大的阻碍。
(2)我国目前农村居民对信用意识太过薄弱,农村居民收入又不高,很多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没有盈利,纷纷选择退出农村地区,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急剧减少,又因三农对农村地区投资的减少等这些问题。使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非常的恶劣在加上农村居民在面对无力还债是都选择去逃避还债,这野史限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很大因素。
(3)随着近几年银行的发展,银行对员工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随着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对员工需求的增加,也伴随着员工素质的降低,再加上银行的贷款办理手续比较复杂,以及民间借贷对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贷款业务的冲击等,这些因素大大的降低了农村居民区银行网点办理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4)在通过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数和每万人银行网点数的分析。2016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相比2015年幼很大的增加,但是在之后的两年中由于很多商业银行相继退出农村地区,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有了下降。而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量与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有相似的变化,也是因为很多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无法的到盈利,所以纷纷选择退出。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分布不合理的情况,用于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网点规模的减小,是资金有了较大的缺乏。
(5)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分析。得出了现阶段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不良贷款率还是偏高,虽然“两权抵押”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不良贷款率,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风险审核机制不够完善。外界宏观环境,农业领域存在更大的系统风险,信息不对、抵押制度缺失等,都导致了贷款率的居高不下。
由于时间有限,以及能力及见识尚浅,再加上,理论依据的分析不够深刻,由于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把握的不够精准。因此,本文提出的观点还有待商榷,有待进一步推敲和改进。
参考文献
Ghosh,MookherjeeRatio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Overview of the Theory, Readings in the Theoryof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383-401.
Wang,Model for E.C,"A Dynamic Two 一 SectorAnalyzingFinancial
Developmentthe Interrelation ",InternationalReviewof
Economics&Finance.2014, 9(3):223-241.
罗怡然.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统计,2016(3):34-38.
伊丽琪,张宇薇.2016 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分析报告[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7,1.
金桩,严存宝,张启智.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发展报告(2016)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2017,1.
许圣道,田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12,7.
唐青生.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8] 沈昊驹,谢筱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
究,2011(01):28-32.
[9] 王曙光.农业供给侧改革打开农村金融新空间[J].中国农村金融,2016(03):36-37.
[10] 李一芝,李艳芳.农村财政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23.
[11] 杜金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3
[12] 王海英.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金融经
济,2016,11(25).
孙旭.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模式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N].赤峰学院学报,2018,1(25).
杨贺.农户信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3):45-56.
邓奇志.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13,5.
[16] 李季刚.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33.
[17] 包玉珍.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研究[J].财政金融,2015,11.
[18] 周后强.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时代金融,2018,3.
致谢
感谢学院为我等提供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感谢各位老师等人的悉心教诲,有任何困难都第一时间为我耐心解答,和大量的专业化知识,也感谢我的同学们对我的扶持与帮助,陪伴我一路走来,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郭红东从该毕业论文的选题到定稿都离不开郭树理老师的悉心指导,每一次按照郭红东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的修改都能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郭红东老师有非常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使我在向其请教问题时获益匪浅,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在此向郭红东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