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上传会员: 风吹麦浪
提交日期: 2013-05-25 21:43:30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80
下载次数: 1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330
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内容摘要:
对科学的认识,往往侧重于前人总结的经验和书本知识,其实它还包括了获得信息的过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关系是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与学习动机密不可分。有了兴趣就会要求认知,参与探索活动。科学课程要为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引发、激发、提高、保持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将来服务于科学,服务于社会。

人在学生时代对某方面的知识产生兴趣,很可能使他终一生受益,从而走上成功的道路,然而兴趣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就成为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觉得探究科学知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当然,使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发现与探究成为一种本能需要。

在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的方法很多,我注意到以下几种比较实用:
一、运用电教媒体,引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的同时再适当地进行辅助电教手段,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情景,展示资料或演示操作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从蛋壳到拱桥》中,在引导学生发现蛋壳的特殊构造后,观察各种拱形建筑的共同点时,我使用了大量色彩亮丽,种类繁多的拱形建筑的投影,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从更多的事例中找出科学规律,并感受自然事物的壮美和无比神秘。在《煤的形成》一课中总结课文的时候,我播放了一段关于煤与石油形成过程的录像,一方面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巩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学生对大自然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自然的力量产生兴趣。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下一篇网络时代的“新文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