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之多媒体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教育领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的多媒体的技术支持上已经非常成熟,多媒体教育给学校课堂带来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需要合理的使用教材,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电教等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换了中吸取知识。
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分析当今形势下多媒体教学普及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内容,用意在提高广大师生对多媒体教育的重视,并最终让大家受益。
1、 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打破枯燥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育方式压力大已形成不争的事实,在目前社会形势和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应试教育,已在很多方面凸显出种种问题,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学生,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很多质疑。在这种形势下,推出多媒体教育,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上一些适合本课文的音乐。可以起到让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对于新的教学形式抱着欢迎的态度,家长和老师慢慢发现新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变小的,但是学习成绩提高了。特别是一些做的有特色的教学演示内容,引起了不小的正面反响。
2、 生动形象的展示,给予充分的感性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非常突出,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记住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这也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发展中进化出来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图片、影片、声音等感性的内容,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利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掌握。比如要给学生介绍黄山之美,如果只有语言描述:云海、奇松、异石、温泉,100个学生有100中图像在他脑中形成,即使有古人那种出神入化的词句,比如一览众山小,也比不过几张图片,更别说排成的影片剪辑,或者是包含了溪水流淌、清脆鸟啼等声音、图像并茂的视频了。
3、 丰富的展示信息,有利于拓展发散性思维
最近10几年来,在教育领域提的最多的概念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之精髓又在于发散性思维。专家们也把中国的教育状况跟发达国家做过比较,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的基础跟发达国家比,是有优势的,这点肯定了我们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成绩。但是为什么拿诺贝尔奖的就没有一个中国人呢(美籍华人除外),大多数专家认为其原因在于中国学生缺少发散性思维, 所以最近几年,很多发散性XXX的课外辅导书在书店里大量出现。但是只要仔细观察,那些资料跟以前的资料并没有多大区别。我觉得发散性思维不能完全通过那些资料上的题目来锻炼,发散性思维需要感性和想象力。比如说一个设计师,生来就一直对着自己用铅笔画的图纸和公式,你相信他能设计出多伟大的建筑吗?必然不是,伟大的设计师一定是见多识广,研究过各种优秀的案例,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做出伟大的作品。多媒体课堂给学生提供的丰富素材,已经在课堂之外,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接触到的更多的资料,才能让学生做到厚积薄发,拓展他们的扩散性思维。
4、 灵活互动的展示媒体,打破传统讲解方式难以表达的缺陷
影音并茂的展示方式,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甚至立体的角度来说明现象和问题,可以让学生理解的更为直观和透彻。因为语言的作为交流的工具,是需要对现实存在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就比如说,一个小孩从没看过老虎,你如果不给他描述一下老虎是什么样子的,那后面你跟他讲的老虎的故事在他的想象里可能都是理解歪曲的。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展示出老虎的图片,用影音可以播放老虎的动作和声音,演示老虎生活的环境等,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和牢固,并形成准确的认识。
5、 画面和声音的配合,对英语学习的巨大帮助
有一点特别要提到的是英语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背单词、背短文为主,产生的结果是学生的单词量不少,但是在口语方面的能力提高缓慢。其原因在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是需要通过听、说、交流来提高的,纯粹的背单词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练就“哑巴”英语。多媒体的英语教材通过播放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对话,一方面让学生有新奇感,愿意主动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模拟了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有效率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在英语听力上,多媒体更是可以一展手脚。通过鼓励学生课后在个人电脑上进行继续学习,甚至包括看一些原声版的英文电影,达到的效果更好。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多媒体教学给当今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优势与变化。多媒体教学在当前也成为很受欢迎的教学形式。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只看重了多媒体教育的形式,我认为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虽然存在很多实实在在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内容的创造和挑选,就无法把多媒体教学的用途完全利用。关于内容创造和挑选,我觉得应该遵循的最核心思路是要有针对性。比如说英语教学中播放日常对话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就是针对性做的正确的。比如在数学教学中,用ppt来教学公式的推导,可能针对性就不是那么好,公式的推导用传统的方式可能更加合适等等。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顺应大势,利用最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另一个方面,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限于新技术的框框,不断的创新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我来整理一下多媒体课件ppt的制作要素:
1、 文字效果和修饰
ppt的演示效果主要有文字和图片构成,即使是文字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比如标题需要大号点的颜色,有些关键字用粗体、红色标出等,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动画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这些搭配,文字就不再显得枯燥,而且能够有重点的进行突出。
2、 动画效果
ppt的展示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动画编辑和播放能力,不仅文字可以有动画效果,图片也可以有动画效果。动画效果可以更形象的展示那些需要描述过程的内容,在形式上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图像背景
图像背景可以展示所学内容的环境和元素,比如说讲解植物的种类,通过展示出不同植物的图片,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映像。
4、 配置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唐宋诗词配置音乐,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配上各种音乐,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情不自禁的进入到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在英语教学或者是其他的教学中,给ppt配上音乐,演示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