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 |
 |
上传会员: |
风吹麦浪 |
提交日期: |
2013-05-25 14:39:15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54 |
下载次数: |
1
次 |
|
|
下载地址: |
“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 (需要:3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8166
“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论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摘要]贾平凹的散文在创作上带有明显的“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士大夫”情怀一方面表现为作者对“修、齐、治、平”用世思想的热衷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失位的士大夫对参禅悟道的生活方式的赏玩与陶醉;“乡下人”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乡土人文的迷恋,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城市化的排斥与抗拒。
他的“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是对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日下的当下社会的抗争与反拨,试图重塑精神家园和寻找灵魂的栖息之地。同时,任何重塑精神家园的回归都会带有其思想上的落后性和美学追求的困境。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所体现的“士大夫”情怀和“乡下人”心态进行探究,可以进一步考察作家散文创作价值取向的意义及其在当下现实语境下思想探求和美学追求的迷误。
[关键词]贾平凹 散文 “士大夫”情怀 “乡下人”心态
一、传统与宿命:贾平凹散文的创作心态
读贾平凹散文常常令人觉得贾平凹与传统文人的心灵世界之间有一种惊人的相似之处。以陶渊明为例,陶渊明作为走向田园的士大夫,对古朴淳厚的乡土风情所表现出的高度认同姿态和迷恋倾向,也同样在贾平凹的散文中得以复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田园中的士大夫真得变成了亲近乡土、固恋乡土的乡下人,呈现出一种乡下人心态。贾平凹作为一个乡下人的儿子,他的散文中流露出的乡下人心态比之于陶渊明当然更显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位古今不同的作家,确有不可思议的神秘契合。
第一,陶渊明和贾平凹士大夫矛盾人格的相似性。
首先看陶渊明士大夫矛盾人格在其诗文中的表现:
饮 酒 · 其 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辫已忘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身居人境,却如同地处偏僻,没有什么车马的人事干扰,表面看写出了诗人心远官场,不乐世务的情怀,这虽然不似那种身在江湖而心存魏晋的假隐士,但实际上彰显出作者极力以山水之乐排解官场的不幸。表明了诗人在仕与隐问题上的内在矛盾和痛苦。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