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优秀班风建设 |
 |
上传会员: |
海盗宝贝 |
提交日期: |
2013-06-30 21:09:35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83 |
下载次数: |
2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优秀班风建设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优秀班风建设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教育目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从教育发展史来看,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断变化,大致上有两种倾向:①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②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此外,也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兼顾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历史上的教育家都不可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K.马克思、F.恩格斯对这个问题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才为科学地解决教育目的问题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明确规定了中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还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都需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它自己特有的任务,在实践中不能突出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学校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造就未来主人翁的义务。把学生送进学校就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班集体是学生求学的主要场所,因为班集体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知识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等都起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重视班集体的作用。一个班要培养一个学生造就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就必须建设优秀的班风。
何谓班风?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班风是对班级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秀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行为以及表现为一种支持、肯定和鼓励,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优秀的班风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也不是学生的哄起而攻之,而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和班风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学风是建设优秀的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班风促进学风的发展。学风反映一个班的学习风气,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建设优秀班风的之时要抓学风建设。
1、思想道德的建设
学风的形成受许多方面的影响,正确的思想道德推动学风的建设。中学生的求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因为身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影响、叛逆心理的产生以及对社会认识的不足,容易产生偏激的行为、扭曲的三观,所以由于这些特殊因素的存在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
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根据2004年全国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综述,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纷纷利用新生入学、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