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形象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形象
上传会员: 海盗宝贝
提交日期: 2013-06-30 21:09:14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48
下载次数: 2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形象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爱国者形象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是集名卿儒将与文人骚客于一身,“风节建树、卓绝一时”(1)的文学巨擘。其《稼轩词》凡六百二十余首(2),其中多为抒写力图恢复中原的豪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投降集团的卑鄙,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必胜的信念,作为“陶写之具”(3)的辛弃疾爱国词作慷慨悲壮,雄视当代是时代的产物。他在其词中尤其是在爱国词中或为积极请战,意气风发的战士;或是对时局及主和派不满的批判者,或为英雄不得志,满腹愁怨悲愤的失意者。这几个方面,相互交叉与延伸,为后来人展现出一位至死不渝的爱国者形象,成为“一代之豪”(4)。本文略述如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代爱国词人,因其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激烈的时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劳动人民的英勇抗战,历代爱国志士的斗争业绩,及家庭的熏陶,给了他深刻的教育和影响。词人的独特经历使他从小立下收复失地,一心报国的壮志。他“才兼文武,调度高放,谋猷经远,智略无前,精明豪迈,任重有余”(5) 。辛弃疾南归后,针对南宋政府中主和派所谓“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谬论,独抒己见,写成《美芹十论》,上奏皇帝。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统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不是无隙可乘。他不仅痛斥了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谬论,而且还详细论述了南宋应采取的自强之策和收复中原的具体部署。《美芹十论》集中表达了辛弃疾的一片忠贞爱国之心,充分显示了他的深邃智谋和复国韬和《九议》,陈述抗金主张。但是,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辛弃疾的主张难以实现。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在各地官任上,总是积极行政,图谋恢复,他以切实行动表现了其热爱祖国的耿耿忠心。但是由于统治者不思救国,坚持抗战的辛弃疾,屡遭排挤,被迫闲居带湖、瓢泉。他满腹经纶,怀抱壮志,却也只能付诸东流。严酷的现实把辛弃疾的理想打得粉碎,“满腔忠愤,无处发泄……寄之于词”,由一位积极投身于战斗的战士变为一位针砭时弊,对现实不满的批判者,一位无比悲愤的失意者,这三方面或分或离或互相交融,为我们呈现出一位敢于战斗,敢于针砭时弊而又英雄失路的爱国者形象。
一、辛弃疾是一位敢于请战的战士
辛弃疾不是“但欲口击贼”的口头抗战派,而是一位敢于战斗的战士,这体现在他对战斗生活的回忆,表达他对战斗的向往,对敌人的憎恨及渴望祖国统一上。他的学生说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6)。他一心要把毕生献给抗金事业,建立平戎万里的功业。这种抗战的激情真切而强烈地表现在他作品中。
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具有“横槊气凭陵”的英雄气概。二十二岁时,他“鸠(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7)。他在奉表南渡时,率五十余骑奇袭金营,生擒判将张安国献俘行在,确实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该词上片正是词人回忆自己少壮时期抗金杀敌的战斗生活,豪迈壮观,足见杀敌之雄心。南渡后,词人反复不断地向最高统治阶段请战,要求给他以杀敌的机会。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优秀班风建设 下一篇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